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详解,探索其下辖的14个地级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中国南部,是一个多民族聚居、文化多元的地区,了解广西的行政区划不仅有助于认识其地理分布,还能更好地理解其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本文将详细介绍广西壮族自治区下辖的14个地级市(区),包括其地理位置、人口构成、经济特色及文化特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概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作为中国唯一沿海的自治区,广西东邻广东,西接云南,东北与湖南接壤,西北靠贵州,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毗邻,南濒北部湾,面向东南亚,背靠大西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在行政区划上,广西壮族自治区现辖14个地级市,包括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梧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钦州市、贵港市、玉林市、百色市、贺州市、河池市、来宾市和崇左市,这些地级市下辖111个县级行政区,包括41个市辖区、10个县级市、48个县和12个自治县。

值得注意的是,广西的"区"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地级市这一级行政单位(如南宁市、柳州市等),二是指地级市下辖的市辖区(如南宁市的青秀区、兴宁区等),本文主要讨论的是第一层含义,即广西下辖的14个地级市。

广西的行政区划历经多次调整,1949年广西解放时,全省划分为10个专区,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时,辖4个地级市和6个专区,1980年代至199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广西逐步撤销地区建制,设立地级市,形成了现今14个地级市的格局。

广西14个地级市详细介绍

南宁市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位于广西南部,地处亚热带,北回归线以南,全市总面积2.2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74万(2020年数据),南宁下辖7个区(青秀区、兴宁区、西乡塘区、江南区、良庆区、邕宁区、武鸣区)和5个县(横州市、宾阳县、上林县、马山县、隆安县)。

作为广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宁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享有"绿城"美誉,近年来,南宁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等产业,五象新区建设日新月异,2021年,南宁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120亿元。

柳州市

柳州位于广西中北部,是以工业为主的城市,素有"桂中商埠"之称,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15万(2020年),柳州市下辖5个区(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柳北区、柳江区)和5个县(柳城县、鹿寨县、融安县、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

柳州是中国西南工业重镇,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产业,上汽通用五菱、柳钢、柳工等知名企业坐落于此,柳州还以"柳州螺蛳粉"闻名全国,这一特色小吃已成为百亿产业,2021年柳州GDP达到3400亿元。

桂林市

桂林位于广西东北部,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城市,总面积2.7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93万(2020年),桂林下辖6个区(秀峰区、叠彩区、象山区、七星区、雁山区、临桂区)和11个县(阳朔县、灵川县、全州县、兴安县、永福县、灌阳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资源县、平乐县、荔浦市、恭城瑶族自治县)。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风景区、阳朔西街等景点享誉全球,除旅游业外,桂林还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生态食品等产业,2021年桂林GDP达到2312亿元,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是广西重要航空枢纽。

梧州市

梧州位于广西东部,与广东接壤,素有"广西东大门"之称,总面积1.2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82万(2020年),梧州市辖3个区(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和3个县(苍梧县、藤县、蒙山县),代管1个县级市(岑溪市)。

梧州是广西近代工业发源地,曾为广西省会(1927年前),现以再生资源、医药食品、冶金机械、建材环保为支柱产业,梧州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粤剧、龟苓膏、六堡茶等文化符号闻名遐迩,2021年GDP为1180亿元。

北海市

北海位于广西南部,北部湾东北岸,是中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5万(2020年),北海市辖3个区(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和1个县(合浦县)。

北海以滨海旅游和港口经济为特色,银滩、涠洲岛是著名旅游胜地,北海港是西南出海大通道重要枢纽,铁山港工业区发展石化、新材料等产业,2021年GDP为1506亿元,北海空气质量常年位居全国前列。

防城港市

防城港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最西南端,是北部湾畔的港口城市,总面积617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05万(2020年),防城港市辖2个区(港口区、防城区)和1个县(上思县),代管1个县级市(东兴市)。

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详解,探索其下辖的14个地级市

防城港是中国西部第一大港,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50多个港口通航,重点发展临港工业、边境贸易和滨海旅游,拥有东兴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2021年GDP为815亿元,防城港核电站是西部首座核电站。

钦州市

钦州位于广西南部,北部湾北岸,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港,总面积1.0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30万(2020年),钦州市辖2个区(钦南区、钦北区)和2个县(灵山县、浦北县)。

钦州港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枢纽港,中马钦州产业园区是中国与马来西亚政府合作的第一个园区,钦州发展石化、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产业,2021年GDP为1647亿元,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

贵港市

贵港位于广西东南部,浔郁平原中部,西江流域中游,总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32万(2020年),贵港市辖3个区(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和1个县(平南县),代管1个县级市(桂平市)。

贵港是广西重要内河港口城市,西江黄金水道贯穿全境,以建材、冶金、制糖、电力为支柱产业,2021年GDP为1501亿元,桂平西山是著名佛教圣地,太平天国金田起义遗址位于桂平市。

玉林市

玉林位于广西东南部,毗邻广东,素有"岭南都会"之称,总面积1.2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80万(2020年),玉林市辖2个区(玉州区、福绵区)和4个县(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兴业县),代管1个县级市(北流市)。

玉林是广西最大侨乡,非公经济发达,有"广西温州"之称,机械制造、健康食品、新材料为主导产业,玉柴机器是全国知名品牌,2021年GDP为2074亿元,玉林云天文化城是岭南文化展示窗口。

百色市

百色位于广西西部,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总面积3.62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57万(2020年),百色市辖2个区(右江区、田阳区)和8个县(田东县、德保县、那坡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靖西市)。

百色是革命老区,1929年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铝产业是支柱产业,平果铝业闻名全国,同时发展特色农业(芒果、茶叶等)和红色旅游,2021年GDP为1564亿元,百色是广西面积最大的地级市。

贺州市

贺州位于广西东北部,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处,总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1万(2020年),贺州市辖2个区(八步区、平桂区)和3个县(昭平县、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

贺州是"世界长寿市",生态环境优越,以碳酸钙、金属新材料、生物制药为主导产业,打造"重钙之都",2021年GDP为909亿元,贺州黄姚古镇是广西著名旅游景区,客家文化、瑶族文化丰富多彩。

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详解,探索其下辖的14个地级市

河池市

河池位于广西西北部,云贵高原南麓,总面积3.3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42万(2020年),河池市辖2个区(金城江区、宜州区)和9个县(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东兰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

河池是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壮、瑶、苗、仫佬、毛南等世居民族,有色金属、水电、长寿养生是特色产业,丹泉酒业、巴马长寿养生闻名全国,2021年GDP为1041亿元,河池是刘三姐文化发祥地。

来宾市

来宾位于广西中部,故有"桂中"之称,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7万(2020年),来宾市辖1个区(兴宾区)和3个县(象州县、武宣县、金秀瑶族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合山市)。

来宾是新兴工业城市,以冶金、制糖、电力为支柱产业,广西铁合金、来宾电厂等企业坐落于此,2021年GDP为832亿元,金秀大瑶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瑶族文化风情浓郁。

崇左市

崇左位于广西西南部,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533公里,总面积1.7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9万(2020年),崇左市辖1个区(江州区)和5个县(扶绥县、宁明县、龙州县、大新县、天等县),代管1个县级市(凭祥市)。

崇左是中国糖都,蔗糖产量占广西1/3、全国1/5,凭祥综合保税区、友谊关口岸是重要开放平台,德天跨国瀑布、花山岩画是著名景点,2021年GDP为989亿元,崇左是壮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地级市(约90%)。

广西各地级市经济发展比较

广西14个地级市经济发展呈现明显差异,从经济总量看,南宁、柳州、桂林长期位居前三甲,2021年GDP分别为5120亿元、3400亿元和2312亿元,玉林、钦州、北海、贵港处于第二梯队,GDP在1500-2100亿元之间,百色、崇左、河池、贺州、来宾等市GDP在800-1600亿元之间,防城港因人口较少,GDP总量相对较小。

从人均GDP看,防城港、柳州、北海位居前列,超过7万元;南宁、桂林、钦州、玉林等在4-6万元之间;河池、来宾、贺州等地相对较低,这种差异与各市产业结构、区位条件密切相关。

工业强市如柳州(汽车、机械)、防城港(港口、核电)、钦州(石化)人均GDP较高;旅游资源丰富的桂林、北海也表现不俗;而农业比重较大的桂西、桂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近年来,广西实施强首府战略,南宁首位度不断提升;推进北钦防一体化,打造向海经济;支持柳州建设现代制造城;推动百色、河池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

广西行政区划的特点与展望

广西行政区划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划详解,探索其下辖的14个地级市

  1. 民族自治地方多:除地级市外,广西有12个自治县和3个享受自治县待遇的县,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充分落实。

  2. 边境城市重要:防城港、崇左等边境城市在对外开放中发挥重要作用,设有多个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

  3. 地级市数量较多:相比其他省份,广西地级市数量偏多(14个),部分地级市规模偏小,如防城港、来宾等。

广西行政区划可能面临以下调整:

  1. 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可能合并规模较小的地级市,如来宾与柳州合并的讨论时有出现。

  2. 培育新兴增长极:平陆运河建设将带动钦州、南宁等城市新发展,可能催生新的行政区划调整。

  3. 强化区域协同:北钦防一体化、南宁都市圈、桂东南城镇群等区域协同发展需要行政区划创新。

  4. 边境城市扩容:随着"一带一路"深入,东兴、凭祥等边境城市可能升格或扩大管辖范围。

广西14个地级市各具特色,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八桂大地,了解这些城市的区划和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广西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走向,随着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广西行政区划还将继续优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好的空间支撑。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