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疫苗与长春疫苗,中国疫苗产业的崛起与挑战

北京疫苗与长春疫苗的研发背景

北京疫苗(国药集团中国生物)

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隶属于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生物制品研究机构之一,在新冠疫情期间,北京生物迅速启动疫苗研发,采用传统的灭活疫苗技术路线,2020年12月,北京生物的新冠灭活疫苗(BBIBP-CorV)获得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上市,成为全球首个获批的灭活新冠疫苗。

长春疫苗(长春生物)

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同样隶属于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是中国重要的疫苗生产基地之一,长春生物的新冠灭活疫苗(Vero Cell)与北京生物疫苗采用相似的技术路线,并在2021年2月获批上市,由于长春生物具备大规模生产能力,其疫苗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供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技术路线与安全性

灭活疫苗技术

北京疫苗和长春疫苗均采用灭活疫苗技术,即通过培养新冠病毒并灭活后制成疫苗,这种技术成熟稳定,安全性较高,适合大规模生产,灭活疫苗的优势在于:

  • 安全性高:由于病毒已被灭活,不会导致感染,适合广泛人群接种。
  • 免疫应答稳定:能诱导较强的体液免疫(抗体)和一定的细胞免疫。

临床试验数据

根据国药集团公布的Ⅲ期临床试验数据:

北京疫苗与长春疫苗,中国疫苗产业的崛起与挑战

  • 北京疫苗(BBIBP-CorV):在阿联酋、巴林等国的试验显示,保护效力达79.34%,重症保护率接近100%。
  • 长春疫苗(Vero Cell):临床试验结果与北京疫苗相似,保护效力在70%-80%之间。

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21年5月和6月分别将北京生物和长春生物的疫苗列入紧急使用清单(EUL),认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国内外市场表现

国内接种情况

北京疫苗和长春疫苗是中国国内接种的主要疫苗之一,截至2023年,中国已完成超过30亿剂次的新冠疫苗接种,其中大部分为灭活疫苗,由于产能充足,这两款疫苗在基层接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际供应与合作

北京疫苗和长春疫苗通过“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向全球供应,尤其在中东、东南亚、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广泛使用。

  • 巴基斯坦:北京疫苗成为该国最早批准使用的新冠疫苗之一。
  • 匈牙利:成为首个批准中国疫苗的欧盟国家。
  • 阿根廷、智利:大量采购中国灭活疫苗,推动全民免疫计划。

中国疫苗的国际供应不仅缓解了全球疫苗短缺问题,也提升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疫苗与长春疫苗,中国疫苗产业的崛起与挑战


疫苗效果与变异株应对

对原始毒株的保护效果

北京疫苗和长春疫苗在应对原始新冠病毒(Alpha、Beta等)时表现出较高的保护率,尤其在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效果显著。

对奥密克戎(Omicron)的挑战

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灭活疫苗的中和抗体水平有所下降,研究表明,接种灭活疫苗后加强针(如mRNA疫苗或重组蛋白疫苗)可显著提高保护效果,中国也在推进针对变异株的二代疫苗研发。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展望

公众信任与疫苗犹豫

尽管中国疫苗的安全性得到国际认可,但部分民众仍对灭活疫苗的保护效果存疑,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公众对疫苗的信任度,是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际竞争与市场拓展

欧美国家的mRNA疫苗(如辉瑞、莫德纳)在部分国家更受欢迎,中国疫苗企业需进一步提升技术,开发更高效的疫苗(如mRNA或腺病毒载体疫苗),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北京疫苗与长春疫苗,中国疫苗产业的崛起与挑战

加强全球合作

中国疫苗企业应继续加强与WHO、GAVI等国际组织的合作,推动疫苗公平分配,助力全球抗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