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驻上海防疫专班,跨省协作的抗疫先锋

成立背景:疫情严峻,山东驰援

2022年3月底,上海疫情暴发,单日新增感染者突破万例,医疗资源、隔离场所、物资供应等面临巨大压力,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迅速部署,要求各省市对口支援上海,山东省作为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积极响应号召,迅速组建驻上海防疫专班,由省卫健委、公安、交通、商务等部门联合组成,统筹协调援沪抗疫工作。

山东专班的成立,既是对国家政策的坚决落实,也体现了山东与上海长期以来紧密的经济社会联系,据统计,山东在沪务工人员超过50万,保障他们的健康安全,同时协助上海稳定疫情,成为专班的核心任务。


专班职责:全方位支援上海抗疫

山东专班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医疗支援:调派精锐医护力量

山东先后派出多批医疗队驰援上海,涵盖呼吸科、重症医学科、感染科等专业医护人员,截至2022年5月,山东累计向上海派遣医护人员超过2000人,接管方舱医院、支援核酸检测、参与重症救治,极大缓解了上海的医疗压力。

物资保障:确保生活与医疗物资供应

山东是农业大省和制造业强省,专班协调调运大量蔬菜、水果、肉类等生活物资,以及口罩、防护服、核酸检测试剂等医疗物资,仅4月份,山东就向上海运送蔬菜超过1万吨,确保疫情期间上海市民的“菜篮子”稳定。

山东省驻上海防疫专班,跨省协作的抗疫先锋

人员转运:安全有序组织返乡

由于疫情导致部分在沪山东籍人员面临生活困难,专班设立专门通道,协调高铁、大巴等交通工具,组织点对点闭环转运,确保返乡人员安全,专班还设立24小时热线,为在沪山东人提供政策咨询和心理疏导。

数据共享与联防联控

专班与上海疾控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实时共享疫情数据,协助流调溯源,防止疫情外溢,专班还负责协调山东各市做好返鲁人员的隔离管控,确保“外防输入”无漏洞。


工作成效:筑牢抗疫防线

在山东专班的努力下,援沪抗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 医疗救治方面:山东医疗队接管的多家方舱医院实现高效运转,累计收治患者超2万人,治愈出院率达95%以上。
  2. 物资保障方面:山东供沪蔬菜日均超300吨,有效缓解了上海市民的生活物资短缺问题。
  3. 人员转运方面:专班累计组织返乡专列20余趟,安全转运山东籍人员超1.5万人,未发生一例途中感染事件。
  4. 联防联控方面:通过数据共享,山东提前排查高风险人员,有效降低了疫情输入风险。

典型事迹:抗疫一线的山东力量

在援沪抗疫过程中,山东专班涌现出许多感人事迹:

山东省驻上海防疫专班,跨省协作的抗疫先锋

“方舱医院里的山东医生”

山东省立医院呼吸科医生张明(化名)主动请缨援沪,连续工作30天未休息,他在方舱医院不仅负责医疗救治,还主动安抚患者情绪,被患者亲切称为“暖心大白”。

“千里送菜,情暖上海”

山东寿光是全国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疫情期间,寿光菜农连夜采摘新鲜蔬菜,专班协调物流企业,确保48小时内将蔬菜送达上海,保障市民餐桌供应。

“24小时热线的守护者”

专班工作人员李华(化名)负责热线接听,每天处理数百个求助电话,帮助在沪山东人解决就医、返乡等问题,最长连续工作18小时,嗓子沙哑仍坚守岗位。


经验启示:跨省协作的抗疫模式

山东专班的成功实践,为全国跨省抗疫协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山东省驻上海防疫专班,跨省协作的抗疫先锋

  1. 快速响应机制:专班成立迅速,各部门协同高效,确保援沪工作第一时间展开。
  2. 资源整合能力:山东充分发挥农业、制造业优势,保障物资供应,体现“全国一盘棋”的大局观。
  3. 人文关怀:专班不仅关注疫情防控,更注重对在沪山东人的心理疏导和生活保障,展现了“以人为本”的治理理念。
  4. 科技赋能:利用大数据共享、健康码互认等技术手段,提升联防联控效率。

山东省驻上海防疫专班是抗疫战场上的“先锋队”,他们的辛勤付出为上海疫情防控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场跨省协作的抗疫实践,不仅彰显了山东的责任担当,也为未来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疫情终将过去,但山东与上海携手抗疫的情谊,将长久铭记在两地人民心中。

(全文约1800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