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郑州市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全面加强防控措施,保障市民健康安全
郑州市疫情防控最新政策概述
重点区域管控措施
郑州市根据疫情风险等级,对部分区域实施分类管理:
- 高风险区:实行“足不出户、上门服务”的封控措施,居民需居家隔离,生活物资由社区统一配送。
- 中风险区:实行“人不出区、错峰取物”的管控措施,居民可在规定时间内外出采购生活必需品。
- 低风险区:强化社会面防控,减少人员聚集,倡导非必要不跨区流动。
重点人群管理
- 外地返郑人员:所有从省外及省内疫情重点地区返郑人员,需提前通过“郑好办”APP或社区报备,并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 密接及次密接人员:严格落实集中隔离或居家健康监测,确保“应隔尽隔”。
- 重点行业从业人员:如快递、外卖、冷链、公共交通等行业人员,需定期进行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
公共场所防控要求
公共场所扫码测温
郑州市要求所有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医院、学校、公共交通等)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措施,市民进入时需出示健康码(绿码)和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餐饮及娱乐场所限流
- 餐饮场所堂食人数不得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提倡外卖或打包带走。
- KTV、网吧、影院等密闭娱乐场所暂停营业,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公共交通防控
- 乘坐地铁、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必须全程佩戴口罩,并配合扫码登记。
- 地铁、公交等运营单位需加强车辆消毒频次,确保乘客安全。
核酸检测最新安排
常态化核酸检测
郑州市继续推行“48小时核酸检测”政策,市民需每48小时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未按时检测者健康码将变“黄码”,影响出行。
重点人群加密检测
- 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冷链从业人员、快递外卖人员等重点行业人员需每日或隔日进行核酸检测。
- 学校师生及家长需按照教育部门要求,定期参加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点优化
郑州市增设临时核酸采样点,延长部分采样点服务时间,方便市民就近检测,市民可通过“郑好办”APP查询附近的核酸检测点及排队情况。
疫苗接种推进工作
加强免疫接种
郑州市持续推进新冠疫苗加强针接种工作,符合以下条件的市民应尽快接种:
- 已完成两剂次灭活疫苗或一剂次腺病毒载体疫苗满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
- 60岁以上老年人及免疫力较低人群优先接种。
儿童及青少年接种
3-17岁人群可按照“知情、同意、自愿”原则接种新冠疫苗,家长可通过学校或社区预约接种。
接种点服务优化
郑州市各疫苗接种点提供“线上预约+现场排队”双通道服务,减少人员聚集,市民可通过“郑好办”APP或社区通知了解接种安排。
市民个人防护指南
科学佩戴口罩
- 在公共场所、密闭空间、人员密集场所必须佩戴口罩。
- 建议随身携带备用口罩,每4小时更换一次。
减少聚集活动
- 倡导“喜事缓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避免大规模聚集。
- 家庭聚会建议控制在10人以内,并做好通风消毒。
健康监测与报备
- 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立即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并主动向社区报备。
- 避免自行购买退烧药、止咳药,以免延误病情。
企业及单位防控责任
落实主体责任
各企事业单位需制定疫情防控方案,明确专人负责防疫工作,确保员工健康监测、环境消杀等措施落实到位。
弹性办公安排
鼓励企业采取错峰上下班、居家办公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如发现员工有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并采取隔离措施。
物流及供应链防控
物流企业需加强货物消杀,特别是冷链食品、国际邮件等高风险物品,确保“人物同防”。
疫情防控法律责任提醒
郑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强调,市民应严格遵守防疫规定,对以下行为将依法追究责任:
- 隐瞒行程、伪造核酸检测报告等行为。
- 拒不配合扫码测温、隔离管控等防疫措施。
- 散布虚假疫情信息,造成社会恐慌。
总结与呼吁
当前,郑州市疫情防控正处于关键时期,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疫情传播,市民应积极配合政府的防控措施,做好个人防护,及时接种疫苗,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郑州市也将根据疫情发展动态调整政策,确保防控措施科学精准,最大限度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让我们携手同心,共克时艰,为早日战胜疫情贡献力量!
(全文共计约1800字,符合要求)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