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疫苗与北京疫苗,中国新冠疫苗研发的双城记
研发背景与生产主体
兰州疫苗:国药集团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
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是中国历史悠久的生物制药企业,隶属于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国药集团),在新冠疫苗研发中,兰州所主要负责国药灭活疫苗(BBIBP-CorV,商品名“众爱可维”)的部分生产任务,该疫苗由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与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联合研发,兰州所承担了重要的产能保障工作。
北京疫苗:科兴中维“克尔来福”
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inovac)是一家专注于人用疫苗研发的民营企业,其新冠灭活疫苗“克尔来福”(CoronaVac)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接种,科兴疫苗的研发速度较快,2020年6月即进入III期临床试验,并在巴西、印尼、土耳其等国开展大规模试验。
技术路线对比:灭活疫苗的异同
兰州疫苗(国药BBIBP-CorV)与北京疫苗(科兴CoronaVac)均采用灭活疫苗技术,即通过培养新冠病毒并灭活后制成疫苗,刺激人体产生免疫反应,但两者在具体生产工艺、病毒株选择及佐剂应用上存在一定差异:
- 病毒株选择:
- 国药疫苗主要采用武汉分离的毒株(WIV04株)。
- 科兴疫苗则采用北京分离的毒株(CN2株)。
- 生产工艺:
- 国药疫苗采用Vero细胞培养技术,产能较大。
- 科兴疫苗同样采用Vero细胞培养,但在纯化工艺上略有不同。
- 佐剂应用:
- 国药疫苗使用氢氧化铝佐剂,增强免疫应答。
- 科兴疫苗也采用铝佐剂,但具体配方有所调整。
尽管技术路线相似,但由于病毒株和生产工艺的差异,两种疫苗在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上存在细微差别。
有效性对比:临床试验与真实世界数据
兰州疫苗(国药BBIBP-CorV)
- 临床试验数据:
- 阿联酋III期试验显示,保护效力达86%。
- 秘鲁试验报告保护率约76%。
- 真实世界研究:
在智利的大规模接种数据显示,预防有症状感染有效性约65%,预防重症和死亡有效性超过90%。
北京疫苗(科兴CoronaVac)
- 临床试验数据:
- 巴西试验显示总体有效率约50.7%(预防有症状感染),但对重症保护率达100%。
- 土耳其试验报告有效率约83.5%。
- 真实世界研究:
- 印尼数据显示,接种两剂科兴疫苗后,医务人员感染率下降94%。
- 智利研究显示,预防住院有效性约87%,预防死亡有效性约86%。
:两种疫苗在预防重症和死亡方面表现优异,但在预防轻症感染上存在一定差异,可能与变异株流行及接种策略有关。
安全性评估:不良反应与接种建议
两种疫苗均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入紧急使用清单(EUL),安全性得到广泛认可。
- 常见不良反应:
注射部位疼痛、疲劳、低烧等,通常1-2天内缓解。
- 罕见不良反应:
- 国药疫苗在极少数情况下报告过敏反应。
- 科兴疫苗在巴西试验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接种建议:
- 适用于18岁以上人群,部分国家批准用于青少年。
- 推荐两剂接种,间隔3-4周。
- 加强针可提高对变异株的防护。
全球应用与贡献
兰州疫苗(国药)
- 国内主要接种疫苗之一,并向全球100多个国家出口。
- 在阿联酋、匈牙利等国获批使用。
北京疫苗(科兴)
- 全球供应量超28亿剂(截至2022年),是发展中国家的重要选择。
- 在巴西、印尼、泰国等国大规模接种。
共同贡献:
- 推动全球疫苗公平分配,助力“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
- 降低重症率,帮助多国恢复经济。
争议与挑战
尽管两种疫苗表现良好,但仍面临挑战:
- 变异株影响:奥密克戎等毒株可能降低疫苗防护效果。
- 接种犹豫:部分国家因数据透明度问题对疫苗持观望态度。
- 加强针需求:是否需要第三针或混合接种仍在研究中。
未来展望
- 改进疫苗:研发针对变异株的二代疫苗(如mRNA或重组蛋白疫苗)。
- 全球合作:加强技术共享,提升疫苗可及性。
- 长期监测:持续评估疫苗保护时长和安全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