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全面筑牢防线,保障市民健康安全

合肥市疫情防控总体形势

合肥市近期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平稳,但受国内多地疫情散发影响,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仍然存在,为有效应对疫情风险,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持续优化防控策略,强化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环节的管控,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最新疫情防控要求

核酸检测政策调整

(1)常态化核酸检测:合肥市继续实行“重点人群应检尽检、普通人群愿检尽检”的原则。

  • 重点人群(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冷链从业人员、公共交通从业人员等)需按照规定频次进行核酸检测。
  • 普通市民进入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电影院等)需提供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免费核酸检测点优化:合肥市已优化调整核酸检测点布局,确保各区、县(市)均设有足够的便民采样点,方便市民就近检测,市民可通过“皖事通”APP或社区公告查询采样点信息。

(3)外地来(返)合肥人员核酸检测要求

  • 低风险地区来(返)合肥人员,需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并在抵肥后24小时内完成一次核酸检测。
  • 中高风险地区来(返)合肥人员,需提前向社区报备,并落实“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措施,期间按规定频次进行核酸检测。

出行管理措施

(1)市内出行: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地铁、公交、出租车等)需佩戴口罩,并配合扫码测温。

(2)跨省、跨市出行

合肥市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全面筑牢防线,保障市民健康安全

  • 非必要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区,确需出行的,需提前了解目的地防疫政策,并做好个人防护。
  • 返肥后,需按照合肥市最新防疫要求进行核酸检测或健康管理。

(3)交通场站防控:合肥火车站、合肥南站、新桥国际机场等交通枢纽严格执行测温、扫码、查验核酸证明等措施,确保旅客安全有序出行。

重点场所防控要求

(1)公共场所管理

  • 商场、超市、农贸市场、餐饮场所等需严格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措施,并控制人流密度。
  • 影剧院、健身房、网吧等密闭场所需查验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2)学校疫情防控

  • 各级学校(含幼儿园)需加强师生健康监测,落实晨午检制度。
  • 校外培训机构需符合防疫要求方可开展线下教学。

(3)医疗机构防控

合肥市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全面筑牢防线,保障市民健康安全

  • 所有进入医疗机构的人员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急诊除外)。
  • 住院患者及陪护人员需进行核酸检测,并实行封闭管理。

疫苗接种推进

合肥市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重点加强老年人、基础疾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的接种覆盖率。

  • 加强针接种:已完成基础免疫(2针灭活疫苗或1针腺病毒载体疫苗)满6个月的18岁以上人群,可接种加强针。
  • 老年人接种:60岁以上老年人是重症高风险人群,建议未接种者尽快完成全程接种。

市民可通过“皖事通”APP或社区预约接种疫苗,各接种点均提供便民服务。


市民个人防护指南

疫情防控离不开每一位市民的配合,合肥市疾控中心提醒市民做好以下防护措施:

  1. 科学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规范佩戴口罩。
  2. 保持社交距离:避免聚集,减少不必要的聚餐和聚会。
  3. 勤洗手、常通风:注意手卫生,居家和工作场所保持通风。
  4. 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并主动报告旅居史。
  5. 配合流调:如接到疾控部门电话或短信通知,需如实提供行程信息。

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响应机制

为应对突发疫情,合肥市建立了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

合肥市疫情防控最新要求,全面筑牢防线,保障市民健康安全

  1. 快速流调溯源:发现阳性病例后,疾控部门迅速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锁定密接、次密接人员。
  2. 精准封控管理:根据疫情风险划定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3. 物资保障:确保生活必需品和医疗物资供应充足,满足市民需求。

合肥市疫情防控最新要求的出台,旨在科学精准地应对疫情风险,保障市民的健康与安全,疫情防控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政府、社会和市民的共同努力,希望广大市民积极配合防疫政策,做好个人防护,共同守护合肥的平安与稳定。

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提醒:如有疑问,可拨打12345市民热线或关注“合肥发布”官方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信息,让我们携手抗疫,共克时艰!

(全文约1600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