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疫苗接种最新情况,全民免疫屏障加速构建
北京疫苗接种率持续攀升
根据北京市卫健委最新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11月,北京市累计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超过1.2亿剂次,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率已达95.3%,3-11岁儿童接种率超过92%,全市常住人口全程接种率保持在98%以上,这一数据表明,北京在构建全民免疫屏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北京市疫苗接种工作自2021年初启动以来,经历了多个阶段,从最初的医护人员、口岸检疫人员等重点人群接种,到逐步扩大到普通市民,再到针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分批接种,北京市始终坚持"应接尽接、愿接尽接"的原则,科学有序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在疫苗接种工作中特别注重老年人群体,通过设立老年人接种专场、开展上门接种服务、延长接种点开放时间等措施,大幅提高了老年人群体的接种意愿和接种便利性,数据显示,80岁以上高龄老人的接种率从2022年初的不足50%提升至目前的89.7%,为这一高风险群体提供了有力保护。
加强针接种工作全面展开
随着病毒变异和免疫保护效果随时间减弱,加强针接种成为当前北京市疫苗接种工作的重点,根据国家统一部署,北京市已全面启动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工作,即"第四针"接种。
北京市疾控中心免疫规划所所长吴疆介绍,现阶段优先推荐60岁以上老年人、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免疫力低下人群以及高风险岗位工作人员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接种时间间隔建议与第一剂次加强针(第三针)间隔6个月以上。
"我们特别关注老年人和基础疾病患者的加强免疫工作,"吴疆表示,"这部分人群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发展为重症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及时接种加强针能显著降低这种风险。"
为方便市民接种加强针,北京市在各区增设了临时接种点,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提供夜间和周末接种服务,市民可通过"健康宝"小程序查询附近的接种点信息并预约接种时间。
新型疫苗陆续投入使用
面对不断变异的病毒株,北京市积极引进和部署新型疫苗,除了传统的灭活疫苗外,北京市已开始接种针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单价和二价疫苗。
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奥密克戎株灭活疫苗、康希诺生物研发的吸入用重组新冠病毒疫苗(5型腺病毒载体)以及智飞龙科马重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CHO细胞)等多种技术路线的新冠疫苗均已在北京市投入使用。
"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各有特点,"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解释说,"灭活疫苗安全性高,腺病毒载体疫苗和重组蛋白疫苗可能在某些人群中产生更强的细胞免疫反应,市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合的疫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吸入式疫苗的推广使用,这种无需注射的接种方式大大提高了接种体验,尤其受到儿童和怕针人群的欢迎,目前北京市已在多个区设立吸入式疫苗接种点,未来将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
疫苗接种服务持续优化
为提升疫苗接种服务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北京市不断优化接种流程和服务模式,市民可通过多种渠道完成疫苗接种:
-
固定接种点:全市16个区共设立固定接种点超过500个,主要分布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部分二级以上医院。
-
临时接种点:在大型商超、交通枢纽、公园等人流密集场所设立临时接种点,方便市民就近接种。
-
移动接种车:针对行动不便人群和偏远社区,派出移动接种车提供上门服务。
-
单位团体接种:为大型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提供团体接种服务,减少人员流动。
在预约方式上,市民可通过"北京健康宝"微信小程序、"首都疫苗服务"APP、电话预约等多种方式进行预约,部分接种点也支持现场排队接种。
北京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接种体验,确保疫苗接种工作科学、有序、安全开展。"
疫苗接种注意事项
针对市民关心的疫苗接种相关问题,北京市疾控中心专家给出了专业建议:
-
接种禁忌症:对疫苗成分过敏者、既往接种疫苗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者、患有未控制的癫痫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正在发热或患急性疾病者应暂缓接种。
-
接种后观察:接种后需在现场留观30分钟,出现不适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
不良反应处理:常见不良反应如接种部位疼痛、红肿、低热等通常2-3天内自行缓解,如出现持续高热或其他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
与其他疫苗间隔:新冠疫苗与其他疫苗(如流感疫苗)接种间隔建议至少14天。
-
感染后接种时间: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后,接种时间建议间隔不少于6个月。
北京市疾控中心特别提醒,疫苗接种是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有效手段,但并非唯一手段,市民在接种疫苗的同时,仍需坚持科学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等个人防护措施,共同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北京市疫苗接种工作也将根据疫情形势和科学研究进展动态调整,北京市卫健委表示,将持续关注病毒变异情况和疫苗保护效果,及时优化免疫策略,为市民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免疫保护。
北京市将进一步加强疫苗接种科普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向公众传递科学、准确的疫苗信息,消除公众疑虑,提高接种意愿,特别是在老年人和基础疾病患者群体中,将继续加大宣传动员力度,确保这一高风险群体得到充分保护。
"构建全民免疫屏障是一项长期工作,"北京市卫健委主任钟东波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科学防控、精准施策,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交往中心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在这个与病毒赛跑的过程中,北京市的疫苗接种工作展现了高效的组织能力和科学的防控策略,随着更多新型疫苗的研发和应用,北京市民将获得更加全面、持久的免疫保护,共同迎接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
发表评论